脉讯速览
在医学影像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将先进的设备能力转化为精准的临床诊断,始终是影像学科与临床医学共同关注的核心议题。一脉阳光始终致力于推动“特色技术与专病”的深度融合,不仅助力影像诊断走向精准化、个性化,更通过影像赋能临床,带动多个学科协同发展。
《对话》栏目第4期特别邀请:一脉阳光影像医院副院长·韩向君,从“专病”与“特色技术”两大维度,深入解读一脉阳光在该领域的探索与实践。
采访/出品|企宣中心
嘉宾|韩向君
什么是特色技术?什么是专病?
一脉阳光影像医院副院长·韩向君:
特色技术是我们特意定义的一个名词,因为在影像检查中有很多技术在设备中是具备的,但临床医生对它的了解却不足。所以在某些疾病需要某种技术能够给出精准的定位或者精准诊断的时候(需要一些技术),那这些技术我们把它开展起来,为临床提供一个精准的诊断,我们把这类技术定义为“特色技术”。比如说脑神经的磁共振成像,其实它算是一个简单的(很多机构也在开展)但是他们并没有把12种颅神经很多对临床诊断有特点的地方显示出来,那我们需要做的是设定了颅神经磁共振扫描的序列,然后把神经和血管之间的关系以及神经周围的病理改变精准的显示出来,那他就能够获得更准确的诊断,有利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第二就是专病,所谓的专病就是‘以疾病为核心’,我们要选择多种检查方法或者多种检查序列把这个病作为定位、定性的诊断。比如说癫痫,首先要找到癫痫灶,把癫痫灶找出来以后才能进行内科、外科的治疗,我们定义为专病的影像检查。
专病与特色技术为一脉阳光、合作医院及患者创造了哪些独特价值?
一脉阳光影像医院副院长·韩向君:
特色技术与专病解决了临床上有一些疑难而没有解决的一些问题,我们主要是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个精准的诊断,使临床学科有更大的发展,比如说:新余中心。新余中心开展了颅神经成像以后,近几年检查数量飞速增长,2024年已经达到了400多例,有了这么多检查后随之而来的带动的是神经外科的发展,所以神经外科因为有了颅神经磁共振检查,他们开展了多项的神经与血管之间的微创检查,把颅神经的外科学提升到一个高度。从影像角度带动了神经外科学的发展,一脉的核心(运营理念)通过“引领临床”来提升临床医生对医学影像特色技术的认知、认识到最后的应用,双方共同协调发展,共同推动影像学科和临床学科达到一定的水平。
目前开展的特色技术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
一脉阳光影像医院副院长·韩向君:
我们特色技术与专病涉及到亚专业学科分组的各个学科,比如神经系统里面重点是颅神经成像技术,还有磁共振的功能成像技术,功能成像技术中也有很多对我们脑卒中、脑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是早期的诊断起到一定作用。另外在心脑血管方面,一脉阳光做一站式的胸痛的CTA检查,集团内重点推广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直接法,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个常见的疾病,共有两种方法,一种叫间接法,一种叫直接法。直接法就是对比剂直接注射到下肢的浅静脉,让静脉显影,(检查中)我们采用Y形管,一个管上面还有两个(分叉管)这两个管可以注射在双侧的下肢里面去,当对比剂来了以后,一侧的路堵了,对比剂会从对侧的路通过去,那么也就缓解了患侧的压力。通过Y型管来检查下肢深静脉能够更清晰的检测出来血栓的长度,血管壁的情况,以及侧肢循环,要优于超声的检查,所以在很多大的医院来推广这项特色技术。
一脉阳光在专病与特色技术这一关键领域的关键进展和成功案例
一脉阳光影像医院副院长·韩向君:
最早考虑到阿尔茨海默病是属于老年退行性病变,是目前社会广泛群体都关注的病变。集团在2023年4月1日于郑州中心召开了第一届的学术活动,包括影像&临床,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100多人参与学术会议;2023年5月份,在北京中心对30名医务工作者做了神经心理量表培训,也都拿到了该培训的证书,截止到2024年底,包括绥化中心、郴州中心、南阳中心、北京中心、南昌中心、乐陵中心等十余家中心共开展了一百余例的阿尔茨海默病的筛查。重点筛查的叫做痴呆前期,也就是他即将要迈入痴呆期的阶段,因为他的风险很高。阿尔茨海默病呈跳跃式的发展,把这个时期处于该状态的人群选出来,通过物理干预、家庭干预或者药物干预让他不要(延缓)进入临床期,这样他就不会出现痴呆征象。这100多例中处于正常的大约在10%左右,处于轻度认知下降的大约在20%左右,有50%的人处于轻度认知障碍(也就是第3期)—痴呆前期。这一部分病人还合并了血管源性的认知功能下降,剩下一部分是已经到了痴呆期,通过筛查能够把阿尔茨海默病的不同时期的病人筛查出来,然后把筛查出来的报告发送给临床医生,由临床医生为不同的病人提供不同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集团在支持专病和特色技术发展方面进行了哪些重点投入和能力建设?
一脉阳光集团影像医院副院长·韩向君
从集团开展的特色技术与专病方进行了升级,比如说磁共振。磁共振首先需要有一些序列,要增加一些序列,同时要增加一些线圈,比如说像高清血管壁线圈;同时我们会派请国内特色技术方面的有关专家进行现场指导,指导的同时也会对临床医生和技术性医生进行培训,同时也跟随我们技术一起,完成首期的项目持续到推广,通过AI的辅助来进行精准的诊断。为了在集团更好地开展这些特色技术,自2022年起每年都组织特色技术培训班(每年6期),也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以及集团内做的比较好的影像中心进行示范,在专家的带教下,在中心的示范下,特色技术与专病在集团内开展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
北京中心最重要的就是癫痫的检测,这个病定位非常复杂,耗时长,所以各大医院因为患者了流量的原因没有办法长时间准确的做好癫痫的定位工作,所以就委托北京中心做好该项工作,也得到了各大医院的首肯。也在北京中心召开了多次“癫痫时空会议”和学术交流,各大医院的神经科、神经外科医生共同探讨癫痫的影像与临床(工作),当要推广某项特色技术与专病的时候,要派请专家到影像中心或某些医院进行大面积的宣讲动,给全院的医务人员授课,然后由集团影像技术中心老师对影像技术进行培训,同时对影像科调剂参数和序列,由专家指导书写报告,最后报告的审核集中到影像医院的专家这里,由专家统一审核、重新发放,达到了特色技术与专病的统一水平。
在发展特色技术与专病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些困难
请分享一下是如何解决的?
一脉阳光集团影像医院副院长·韩向君:
这些特色影像技术从影像科医生或技师角度来说都了解,但是开展最大的障碍就是临床医生对特色技术与专病的认知、认识不足。他不能充分了解这个能为他们带来精准诊断的证据,所以一脉阳光要做的是做影像科或者临床学科的学术交流,通过“影像(走进临床、服务临床)引领临床”来把影像方面的知识传递给临床医生,让他们对影像科的检查技术有深入的了解。他才能知道这项技术对他们来说有多么重要,对他的诊断有多大帮助,只有解决认知层面的问题,特色技术与专病的的开展后续才会容易。
您认为北京中心联合一脉万方及第三方检测检验机构首创的“神经量表+多模态MR+AβPET+AI评估”AD专病诊断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意义是什么?
一脉阳光集团影像医院副院长·韩向君:
我们不仅筛查,更要进行定性的诊断。患者这些征象是否为阿尔茨海默病所表现出来的?(还是帕金森病?血管源性引起?)。这时候我们需要做两项检查:一个是AβPET的定性诊断,第二个就是血检(或者抽血)二者阳性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核心生物标记物,任何一种阳性都表示阿尔茨海默病的成立。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个慢性的发病过程,没有人会说我已经患了阿尔茨海默病,所以要从你的认知的改变做起。直接去做等同于去医院看病,但可以在记忆下降的时候做一个记忆量表,当自测量表没有达标的时候,可以做一个客观的量表,当客观量表也存在问题的时候,要去做磁共振的检查,这是一步一步来的。那么磁共振磁共振检查的目的不止是针对阿尔茨海默病,还要确定是不是由颅内的小血管病或者脑内的其他疾病引起的,重点一个是判断有没有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内侧颞叶的脑萎缩,另一个鉴别颅内是否由其他疾病,当所有鉴别之后,发现在神经心理学量表和内侧颞叶存在的情况下,判断已经是到了阿尔茨海默病认知障碍期的时候,需要做定性,需要做PET或者血检。
这是一个筛查-诊疗的过程,不能够缺席任何一个环节。
以北京中心的模式为例的“检查一体化”形式,是否具备可复制性?
在其他中心要如何推广?
一脉阳光集团影像医院副院长·韩向君:
具备可复制性。一般来说在旗舰型中心(拥有PET)的中心,都可以利用Aβ来定性,带有门诊部的中心都可以血检来进行定性,每个中心只要有1.5T以上的磁共振,并且具备高清序列的就可以进行筛查,只要设备有保障,技术上统一都是由专家讲课、由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由量表师进行培训,最后由医生、护士进行检测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