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两会好声音 | “云胶片”推广、检查结果“互通互认”、“分级诊疗”、“紧密医共体建设”、“肿瘤精细化管理”...
2024-03-12

脉讯速览

​3月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到一些医疗、民生、健康等热议话题,邀您共同关注。

 

# 好声音 | 

关于加快推进医学影像“云胶片”应用的建议

#代表呼吁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

【就医不用带片子,全国人大代表张俊杰呼吁检查结果共享互认】。据现代快报,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张俊杰带来《关于加快推进医学影像“云胶片”应用的建议》,呼吁加快推进医疗机构之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全国人大代表张俊杰提议

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张俊杰做出提议,并表示:“云胶片”打破了时空限制、让影像检查图像的携带、传输、存储、调阅变得更加方便,为双向转诊和远程会诊提供了方便,不仅有利于开展精准诊疗,还避免了传统医用胶片带来的资金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RIMAG

切身实践,推广数字化影像服务

一脉阳光大力推广数字化影像服务,以其中的数字云胶片产品为例,老百姓在检查后在手机上就可直接获得并打开数字影像胶片,减少了实体胶片的打印,进而减少碳排放,并且还协助患者管理个人影像资料,方便进行二次诊断,提高影像利用率。对于一脉阳光来说,这种对外的社会效益也转换成了对内的经济效益——公司的财务成本结构中的耗材成本下降可观。

——脉阳光首席财务官·冯勰先生在2023上市公司ESG先锋践行者案例上发表讲话

 

相关推荐

一脉阳光获ESG先锋践行者 | 企业要形成符合自身实际标准的ESG评价和汇报体系 (qq.com)

 

RIMAG

70+影像中心(包含合作医院)开展“云胶片”服务

目前,一脉阳光影像医院集团拥有自己的“云胶片”存储库,“一脉云”平台(云存储和云胶片模块)以帮助医疗机构实现解放人力、标准赋能管理、数据驱动运营,进而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同时,采取严格的政策、确保数据收集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 好声音

建议医院检查结果互认互通

全国政协委员、中日友好医院党委书记宋树立介绍: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指的是对超声、X光等检验结果所形成的客观数据和影像的互通互认,而非对检查检验报告和医生开具报告的互认。国家卫健委很早就提倡开展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但目前不同区域间存在较大差距。

▲全国政协委员宋树立

对此,她建议:
①高度重视,以质量安全为保障,建立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统一标准;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一些复杂疾病,该做检查的还是要做检查,但结果能互认的一定要互认;
③搭建电子病历平台,以电子病例全面铺开为基础,形成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相关推荐

卫健发文!第三方影像检验中心结果纳入互认体系 (qq.com)

 

#好声音  |  分级诊疗、强基层被重点提出

深化紧密医共体建设,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纵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其中着眼推进分级诊疗,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加强县乡村医疗服务协同联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相关内容仍是强调的工作重点。

2023年底,国家卫健委等10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4年6月底前,以省为单位全面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到2025年底,县域医共体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力争全国90%以上的县(市)基本建成布局合理、人财物统一管理、权责清晰、运行高效、分工协作、服务连续、信息共享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到2027年,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基本实现全覆盖。其中主要围绕着基层县域整合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确提出了“将远程医疗延伸到乡村;统筹建立县域内医学影像资源共享中心”等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健委发布《指导意见》

让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是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迫切要求。近年来,我国通过组建医疗联合体,更好地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用,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建设将为医疗器械市场释放出可观的发展空间。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的工作要求之下,三级医院如何更好发挥其资源优势、基层医疗机构如何“接得住”是关键所在。

总体来说,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要想“接住”下沉的优质医疗资源,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首先要解决基层医疗硬件问题。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资金用于设备更新升级,尽快补齐基层医疗机构硬件短板,加快推进设施设备提档升级,改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条件和环境。

 

RIMAG

“1+N”模式,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坚持“让患者享有更好的影像检查体验, 让临床医生享有最精准的影像诊断服务,让影像医生实现更高价值”这一医疗初心的一脉阳光,紧紧将医学影像服务的优化和拓展作为核心,深刻思考在分级诊疗制度下要做的区域共享不仅仅是医疗资源的联合,更重要的是区域各医疗机构间的联心、联动、联效,通过主中心与多个分中心联合的“1+N”模式,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切实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中国医院高质量发展专业促进工程2022优选解决方案·一脉阳光·金如意奖

 

相关推荐

让医学影像的价值扩散到每一个需要光的地方 (qq.com)

 

共享中心组建了影像专业委员会,来自全国的200余位专家组成15个学科亚分组。丰城市中医院CT室/磁共振室主任熊叶野提到,科室借助一脉阳光的“一脉云”网络平台接入影像专家资源,为其提供远程诊断支持和疑难病例的会诊支持。

 

相关推荐

新华社关注 | 影像共享赋能基层医疗,江西丰城影像医联体建设显成效 (qq.com)

 

#  好声音

关注肿瘤患者的精细化管理

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院长刘林林表示,肿瘤诊疗模式正趋向于慢病化管理,规范化诊疗尤为重要。

▲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院长刘林林

她援引数据称,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482.47万,死亡人数257.42万。40至44岁后全癌种死亡率显著增加。刘林林指出,发病数增长的原因包括人口老龄化和癌症检出率提高。

针对此,她建议全面推进落实“三早”策略,注重提高肿瘤早期识别能力和机会性筛查水平的实操性。国家已印发相关通知提高诊疗规范化水平,但诊疗方式仍需进一步规范。刘林林还建议推进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开设肿瘤多学科门诊,为患者提供精准化、个性化、同质化的诊疗服务。

随着肿瘤疾病进入慢病化管理时代,如何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存率、控制肿瘤进展和改善生活质量成为关注焦点。刘林林建议全面开展肿瘤患者“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关注预防、筛查、诊疗、康复等全生命周期的不同环节,为患者提供高质量诊疗服务,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RIMAG

隐匿性疾病早知道

如果能将癌症扼杀在早期甚至潜伏期,不仅治愈机会大,还能大大降低癌症患者的身心痛苦和费用支出。而这种设想的实现则需要一种能在癌症临床早期甚至潜伏期就发现此类重大疾病隐患的检测方法,从而给予我们足够的时间做好防御措施。

——摘自一脉阳光慢病管理解决方案

 

相关推荐

慢病管理 | 特色影像产品,专攻肿瘤疾病 (qq.com)